当前位置: 首页 期货资讯 期货资讯

820期货

关于期货实物交割的问题

实际交割货款=交割货款+溢短结算货款;

实际交割价=实际交割货款÷数量;

黄金溢短结算

期货:你作为卖出方,进行交割(291.89-294)*30*1000=- 63360

现货:你将黄金入库(有溢短结算,说白了就是你的黄金 30手*1000*成色就是你卖给别人黄金有溢短)

8820000(交割货款)=294*30*1000

实际交割货款=交割货款+(-)溢短结算货款;

8681100=8,820,000-138,900(入金形式)

289.37(实际交割价)=8681100/(30*1000)

我说的只是我认为可能的情况,实际是不是最好让期货公司人员给你解释。

希望不会误导你……哈哈

期货套利如何操作希望有实例图解

现实中,一些企业利用自身在现货市场经营的优势,依据基差与持仓费之间的关系,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操作,演变成期现套利的新型操作模式。具体操作可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企业有一批商品的存货。目前现货价格为3 000元/吨, 2个月后交割的期货合约价格为3 500元/吨。2个月期间的持仓费和交割成本等合计为300元/吨。该企业通过比较发现,如果将该批货在期货市场按3 500元/吨的价格卖出,待到期时用其持有的现货进行交割,扣除300元/吨的持仓费之后,仍可以有200元/吨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货物在期货市场卖出要比现在按3 000元/吨的价格卖出更有利,也比两个月之后卖出更有保障(因为不知道未来价格会如何变化)。此时,可将企业的操作称之为”期现套利”。

期现套利是指交易者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不合理价差,通过在两个市场上进行反向交易,待价差趋于合理而获利的交易。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主要反映了持仓费。但现实中,价差并不绝对等同于持仓费。当两者出现较大的偏差时,期现套利机会就会出现。

如果价差远远高于持仓费,套利者就可以买入现货,同时卖出相关期货合约,待合约到期时,用所买入的现货进行交割。价差的收益扣除买入现货之后发生的持仓费用之后还有盈利,从而产生套利的利润。相反,如果价差远远低于持仓费,套利者就可以通过卖出现货,同时买入相关期货合约,待合约到期时,用交割获得的现货来补充之前所卖出的现货。价差的亏损小于所节约的持仓费,因而产生盈利。对于商品期货来说,由于现货市场缺少做空机制,从而限制了现货市场卖出的操作,因而最常见的期现套利操作是第一种情形。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不通过交割来完成期现套利,只要价差变化对其有利,也可通过将期货合约和现货头寸分别了结的方式来结束期现套利操作。

在商品市场进行期现套利操作,一般要求交易者对现货商品的贸易、运输和存储等比较熟悉,因此参与者多是有现货生产经营背景的企业。

一、期货套利交易

(一)期货价差的定义

期货价差是指期货市场上两个不同月份或不同品种期货合约之间的价格差。与投机交易不同,在价差交易中,交易者不关注某一个期货合约的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动,而是关注相关期货合约之间的价差是否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如果价差不合理,交易者可以利用这种不合理的价差对相关期货合约进行方向相反的交易,等价差趋于合理时再同时将两个合约平仓来获取收益。因而,价差是价差套利交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而“Spread”一词本身也有价差的含义。

在价差交易中,交易者要同时在相关合约上进行方向相反的交易,也就是说,交易者要同时建立一个多头头寸和一个空头头寸,这是套利交易的基本原则。如果缺少了多头头寸或空头头寸,就像一个人缺了一条腿一样无法正常行走,套利交易中建立的多头和空头头寸被形象地称为套利的“腿”(Legs,也可称为“边”或“方面”)。

大多数套利活动都是由买入和卖出两个相关期货合约构成的,因而套利交易通常具有两条“腿”。但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跨品种套利中,如果涉及的相关商品不止两种,比如在大豆、豆粨和豆油三个期货合约间进行的套利活动,可能包含了一个多头、两个空头或者一个空头、两个多头,在这种情况下,套利交易可能会有三条“腿”。

计算建仓时的价差,应用价格较高的一“边”减去价格较低的一“边”。某套利者买入5月份铝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6月份的铝期货合约,价格分别为15 730元/吨和15 830元/吨,因为6月份价格高于5月份价格,因此价差为6月份价格减去5月份价格,即100元/吨。

在计算平仓时的价差时,为了保持计算上的一致性,也要用建仓时价格较高合约的平仓价格减去建仓时价格较低合约的平仓价格。在前面的例子中,套利者建仓之后,5月份铝期货价格上涨至16 010元/吨,6月份涨幅相对较小,为15 870元/吨,如果套利者按照此价格同时将两个合约对冲了结该套利交易,则在平仓时的价差仍应该用6月份的价格减去5月份的价格,即为-140元/吨(而不应该用5月份价格减去6月份的价格,即140元/吨)。因为只有计算方法一致,才能恰当地比较价差的变化。

(二)价差的扩大与缩小

由于套利交易是利用相关期货合约间不合理的价差来进行的,价差能否在套利建仓之后“回归”正常,会直接影响到套利交易的盈亏和套利的风险。具体来说,如果套利者认为目前某两个相关期货合约的价差过大时,他会希望在套利建仓后价差能够缩小(Narrow);同样,如果套利者认为目前某两个相关期货合约的价差过小时,他会希望套利建仓后价差能够扩大(Widen)。

如果当前(或平仓时)价差大于建仓时价差,则价差是扩大的;则价差是缩小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例5-5】某套利者在8月1日买入9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1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价格分别为5 720元/吨和5 820元/吨,到了8月15日,9月份和11月份白糖期货价格分别变为5 990元/吨和6 050元/吨,价差变化为:

8月1日建仓时的价差: 5 820- 5 720= 100(元/吨)

8月15日的价差: 6 050- 5 990= 60(元/吨)

由此可以判断出,8月15日的价差相对于建仓时缩小了,即价差缩小40元/吨。

(三)价差套利的盈亏计算

在计算套利交易的盈亏时,可分别计算每个期货合约的盈亏,然后进行加总,可以得到整个套利交易的盈亏。

【例5-6】某套利者以4 326元/吨的价格买入1月的螺纹钢期货,同时以4 570元/吨的价格卖出5月的螺纹钢期货。持有一段时间后,该套利者以4 316元/吨的价格将1月合约卖出平仓,同时以4 553元/吨的价格将5月合约买入平仓。该套利交易的盈亏计算如下:

1月份的螺纹钢期货合约:亏损= 4 326– 4 316= 10(元/吨)

5月份的螺纹钢期货合约盈利= 4 570– 4 553= 17(元/吨)

套利结果=-10+ 17= 7(元/吨)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算出该套利交易后每吨螺纹钢盈利7元。

期货转现货的举例说明

例1:以买卖双方商定的价格平仓期货部位和以双方商定的另一价格进行现货交收。期转现双方为非现货贸易伙伴。

期货转现货

8月初,美国一出口商根据出口合同,需要在10月份购买小麦50000吨。为了防止价格上涨,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作了买期保值,即买入11月份小麦期货合约367张(约50000吨),价格830元/吨(折合人民币元)。9月中旬,一小麦储存商为了防止小麦现货价格的下跌,也在这个市场卖出11月份小麦期货合约400张(54432吨),期货价格为850元/吨。10月14日, 11月份小麦期货合约的价格上涨到912元/吨(结算价格),现货价格为890元/吨左右。出口商需要小麦,向储存商询购小麦,得知上述储存商也在期货市场作了卖期保值,因而希望购买小麦和平仓期货头寸同时进行。假若到期交割成本35元/吨,储存和利息等成本5元/吨。

第一方案:期转现

小麦储存商同意期转现,则出口商和储存商可按下述程序达成期转现协议:双方商定10月15日签订现货合同,合同规定双方以890元/吨的价格交收小麦,同时签署期转现协议,协议规定买卖双方按照910元/吨的价格平仓头寸367张。

1、出口商实际购入小麦价格

出口商平仓盈亏:910元/吨-830元/吨=80元/吨

商定的交收小麦价格:890元/吨

购货小麦实际价格:890元/吨-80元/吨=810元/吨

出口商购买小麦的实际价格比建仓价格低,也比“交割”方式得到小麦的价格低。

2、小麦储存商实际销货价格

储存商平仓盈亏:850元/吨-910元/吨=-60元/吨

商定的交收小麦价格:890元/吨

实际销售小麦价格:890元/吨-60元/吨=830元/吨

小麦储存商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建仓价格850元/吨,如果“到期交割”要付出其它成本40元/吨,相对交割来说,给小麦储存商节约成本20元/吨。

第二方案:交易厅平仓后买卖现货

如果小麦出口商和储存商分别在交易厅平仓,再买卖小麦,得到的购销小麦价格如下(假如双方平仓价格有三种可能)。

出口商和储存商平仓价格900元/吨, 910元/吨,920元/吨

出口商购入小麦价格:820元/吨, 810元/吨,800元/吨

储存商销售小麦价格:840元/吨, 830元/吨,820元/吨

平仓价格为900元/吨时,出口商“平仓购买小麦”的实际成本比“期转现”购买小麦的实际成本高(820>810),对出口商不利;小麦储存商销的实际收益比“期转现”方式销售小麦的实际收益要高(840>830),对储存商有利。如果平仓价格为920元/吨,出口商平仓买卖小麦实际支付比期转现购买小麦实际成本低(800<810),对出口商有利;储存商销小麦的实际收益比“期转现”方式销售小麦实际收益要少(820<830),对储存商不利。由于交易厅平仓价格不确定,期转现方法对买卖双方来说是中间有利的。

标签: 期货

声明:

1、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2、本网站部份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3、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请联系